刚回应完又发现更多机密文件 拜登“文件门”继续发酵******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地时间11日报道,继美媒曝光去年秋季在美国总统拜登以前的私人办公室内发现其任副总统时期的10份机密文件后,拜登的助手在另一地点又发现了新的涉密文件。

消息人士表示,自去年11月在拜登此前使用过的办公室中发现带有机密标记的文件后,拜登的助手们一直在拜登使用过的其他地点寻找是否还有机密文件。
目前尚不清楚第二批文件的保密级别、数量和确切位置,也不清楚文件是何时被发现的,以及对拜登可能从奥巴马政府获得的任何其他机密文件的搜索是否已经完成。白宫和美国司法部未置评。
据此前报道,消息人士称,去年秋季,在拜登以前的私人办公室内发现其任美国副总统时期的10份机密文件,包括美国情报备忘录和简报材料,涉及乌克兰、伊朗和英国等议题。
拜登10日回应称,他对在华盛顿智库的办公室内发现的机密文件感到“惊讶”,并不知道文件中有什么。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科技工作者的价值,王淦昌用一生践行****** 1 王遵明是王淦昌的小女儿 在她看来 父亲王淦昌除了比较忙 与别人的父亲并没有什么不同 父亲出差开会时 就会寄回几张明信片 文字很简单—— 都是“你们注意身体、好好学习” “记得帮妈妈做家务”这样的嘱咐
解放后 因国家需要 王淦昌投身两弹研制工作 父亲在家绝不提自己的工作 经常全身是灰 风尘仆仆地回家 穿着破旧衣裳 就像工人一样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时 他突然提出想出去逛逛 一家人去了趟香山 看看风景和当时的眼镜湖 那时的王淦昌才难得的放松下来 3 “两弹”研制成功后 王淦昌仍继续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 作为最早在我国介绍核电站的科学家之一 王淦昌以极大的热忱推动我国核电的建设 为我国核电事业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消除大家对核电的恐惧心理 72岁的王淦昌以一个科学家的远见卓识 主动去中南海讲课 组织展览,发表文章,宣传发展核电的必要性 王淦昌说 “我们能自行设计、制造原子弹, 为什么就不能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 现代化是不能从国外买来的。” 4 1978年 71岁的他调回北京 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可4年后 他就辞去了职务 只在所里领导一个小组 继续从事激光核聚变研究 理由是:要做科学家 不做科学官 别人可以担任的工作 我何必一直担任下去呢 但是有一项工作我是不会辞掉的 就是科研 谈起科技工作者的价值 王淦昌说, 就是要为国家作出贡献 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而且必须做出来! 这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价值观
谨以此片纪念王淦昌院士诞辰115周年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侯林 总策划 战钊 宋雅娟 本期编导 金赫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特别鸣谢 中国核学会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科学技术馆 光明网 |